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5分,20题,共301、我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是1898年设立的(清华学堂2、截止到2012)所,其中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是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提出了“多元化巨型大学”的概念。(第二章)科尔5、“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四级。(第四章)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7、现代美国学校出现的“特朗普制”,是一种比较适应于(大学8、最早的研究生教育出现在19世纪的(法国9、我国自()年以来,一直实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参加考试的对象,不受学历、年龄限制。(第四章)10、以下所列的其中一项不属于属于大学教师工作的特点(C独立性和协作性11、()在教育活动中始终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第六章)课程12、以下哪种教学组织形式不容易开展因材施教?(A教学原则(第七章)14、问题教学法是由苏联教学专家(15、高校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一个(A)的过程。(第十章)以上都不是16、按科学研究的性质,高校科研的类型分为(实验室研究、田野研究、行动研究、文献研究17、教育科学研究的重点是(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18、我国的《高等教育法》于()年颁布。

(第十二章)、“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的校训。(第十二章)南京大学20、校园文化通常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网络文化(第十二章)二、多选题(每题2分,10题,共201、教育部于2011年12月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出,高校教师应具体以下一些职业道德:(求真务实,团结协作2、目前,高等教育价值观存在以下几种取向:(BCD知识本位价值取向3、高校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ACD道德伦理关系4、课程的功能有:(文化功能5、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ABC考试6、一个完整的教学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ABCD)(第七章)学时安排7、按教学评价的不同目的、作用及时间来分,教学评价主要有(ABD)几种。(第八章)终结性评价8、高等教育除了传统上的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三大职能以外,目前学术界补充提出了一些新的功能,如(AC保护环境9、讲授法的优点有(ABD能寓思想教育于讲授之中,具有较强的感染力10、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征是(ABC办学主体的国际化三、判断题(每题1.5分,20题,共301、“六艺”是古希腊的教育内容,“七艺”是古中国的教育内容。

(X)(第一章)2、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文化的选择、传递与创造。(V)(第二章)3、哈佛大学是美国著名的一所“赠地学院”。(X)(第一章)4、《大教学论》和《学记》都是高等教育研究著作。(V)(第一章)5、教育方针通常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V)(第三章)6、高校教师中,研究能力强的教师应该从事科研工作,科研能力不强的教师只需搞好教学就行,不必都参与科研。(X)(第十一章)7、中国这些年来的高校连年扩招,造成了教学质量下降和毕业生就业困难,因此扩招是个错误的决策。(X)(第十二章)8、1776年,美国颁布《独立宣言》后,开设了大量的赠地学院。(X)(第二章)9、素质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第三章)10、高等学校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学校建筑。(X)(第五章)11、教材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直接决定教学的成败。(X)(第六章)12、布鲁纳认为,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同样重要。(第六章)13、班级授课制萌芽于15世纪末,后经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总结、改进和理论提升,初步形成。(第七章)14、教研室是各院系教学管理的基础。(V)(第七章)15、100人以上的大班教学,不适宜于用课堂讨论法进行教学。

(X)(第八章)16、大学与中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中学的教学改革方法和模式不适合大学借鉴。(X)(第八17、效度指的是考试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程度,即考试结果是否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学生的实际水平。(第八章)18、本科大学生未经过系统的学术训练,不用要求他们写毕业论文。第十一章)19、《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V)(第十二章)20、校园文化主要是指各种课外活动。四、情境分析题(2大题,每题4问,每问2.5分,共20(一)阅读下面一篇报道,思考后面的问题并从备选答案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合适的答案。西南大学“读名著拿学分”引发师生争议中国青年报2013-1-7本报记者朱丽亚通讯员读10本学校推荐的名著并通过考试,可以得到两个学分——这是西南大学推行的一项新规定。这个规定一经颁布,就在校园里引发了师生们的争议。赞成者和反对者都不在少数。西南大学颁布的《西南大学本科生阅读名著考核与管理试行办法》规定:学校组织专家推荐120本(种)阅读书目,分文学、哲学、历史学、美学、艺术学、伦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法学、科学、人物传记等十一大类。阅读分精读和泛读。精读要求学生在本办法所推荐的书籍中,在本专业领域以外每个大类精选1~2本(种),共计10本(种)书籍进行阅读。

每读一本(种)书,要求撰写不少于1500字的读书笔记或小论文,或创作1500字以上的文学作品,并参加精读书籍结业考核。考核时间安排在学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内,由学校组织命题、制卷、阅卷,各学院(部)负责考生组织、考场布置及监考工作。结业考核实行有限开卷笔试。结业考核及格者,可获得名著阅读通识教育两个学分。泛读指学生在校期间,读完至少30本(种)本办法所推荐本专业领域以外的书籍,读完每本(种)书时,需撰写不少于1500字的读书笔记或小论文高等教育学考试题及答案,或创作1500字以上的文学作品,经所在学院(部)及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可以申请领取学校制发的《西南大学名著阅读A级证书》。西南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林萍向记者解释学校推出这项新规的初衷:早在2003年,学校就曾通过专家挑选为本科生提供过130本名著必读书目,只是由于当时缺少辅助和督导的机制,很多学生并未重视起来。此次读名著加分的政策出台,把阅读名著直接与学生课程教学考核挂钩,可以提高同学阅读名著的兴趣,营造“好读书”的风气。西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黄大宏参与了西南大学本科推荐书目的选择工作。他说:“我在教学当中就发现,学生的描述水平还是有的,但思考能力比较弱。读名著是一种主动的深层次的思考,我们希望借助这一课程设置,帮助大家接触经典,在经典著作的浸润中提高素质和专业能力。

如果有的学生对这种做法有抵触,你应该先问问自己:4年当中,能读多少部书?又能读多少部经典的好书呢?而且,你什么时候读完了,什么时候就去参加考试,还可以拿两个学分,何乐而不为新规一经颁布,立即在校园里引发了不少争议。很多学生对此表示赞成。通过分批次网上报名来看,截至目前,西南大学大一的9000多名学生中已有7000多人报名选读名著。反对者也不少。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大一学生杜轶一说:“快餐文化已成为主流高等教育学考试题及答案,整个社会呈现 的都是浮躁的状态。学校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同学们的修养,学会细嚼慢咽地深入阅读。殊不知, 学校采取修学分的方式考核,本身就是功利行为,很多学生也只是为了学分敷衍了事。” 文学院大三学生王楚认为,名著作为一种精神食粮所起的作用应该是积极的,使读书者从中获得 精神上的满足,而不应该作为一种加学分的方式,以这种方式督促学生读书在某种程度上只会适 得其反,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对名著的厌倦之心。 还有不少老师肯定了学校推出这项规定的意义,但对它能收到的效果表示担忧。西南大学新闻传 媒学院副教授骆鹏说:“学校应该让学生理解到读书是一种自发的内在的需要,是生命中重要的 一部分,而不是牟利的工具。

”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本科教学秘书胡熔说:“不管加不加学分都应该多读书,在大学阶段就应该多 读书,这是学生的分内之事。其实在这个文件出台之前,我们教育学部各辅导员都对读名著有具 体的要求,然后再通过写读书笔记,进行小组讨论来加深对名著的理解。”他认为学校推荐书目 是可以的,这样让学生阅读更有针对性,但是加学分就显得有点奇怪了。 老师们的担忧不无道理,要让大学生爱上读书任重而道远。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学生高等教育学考试题及答案,发现虽然 很多学生都已从网上报名读书,但相当一部分学生记不清楚自己选了哪些书,甚至坦言自己根本还没有找到相应的书籍来阅读。 1、根据报道的内容,西南大学推出的“读名著拿学分”改革举措,在所有大一学生中,( 全部不接受不认同2、根据报道的内容,西南大学推出的“读名著拿学分”改革举措,在所有教师中,( 全部不接受不认同3、西南大学颁布的《本科生阅读名著考核与管理试行办法 》规定,阅读分精读和泛读,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