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关于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试题分析

一、对试题的认识6月21日,全区组织学生进行了期末检测,本次命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着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既注重考查学生对双基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注重对学生的数学能力的考查,关注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的覆盖面较全,力求体现基础*、全面*和趣味*的命题原则,全面考查一年级学生对教材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简单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加强了对基本计算能力、用简单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情况,包括填空、选择、口算、位置、应用题、统计等,现将本次考试情况分析如下:

二、考试概况分析:全年级应考人数为196人,实考人数为195人,全年级总得点数为分,平均得点数为88.3,优a率为28.3%,达优率为74.8%,及格率为99.5%,满分为102分,全年级最高分为102分,最低分为52分,其中班均分最高的是六班均分为92.8分,最低的是三班均分为84.5分,最高班和最低班相差8.3分。

关于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试题分析

三、试题各题的得分率情况:xyxy

四、各项题目得点数统计xyxy

五、典型错例分析。1、第一大题我会填的第6小题,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大7,这个数可能是()。各班的错误人数分别是26、25、27、25、25、27人

错误原因:学生本身对数位的概念还是模模糊糊的,不是很理解,对谁比谁多几、少几也有些弄不清,是造成错误的主要原因。

2、第一大题我会填的第11小题,12个小朋友排成一排。小明的左边有5个小朋友,他的右边有()个小朋友。各班错误人数分别是:23、20、27、19、20、13人。

错误原因:学生年龄小,考虑问题不是很周全,只简单的用总数减去小明左边的人,而忽视了他自己。

3、第二大题我会选的第16小题,分针从1走到3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时间经过了()分钟。各班错误人数分别是:14、12、16、12、12、13人。

错误原因:学生年龄小,主要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分针从1走到3是走了两个大格,学生就单纯地认为是2分钟。

4、第五大题解决问题的第25小题中的第(3)个小问题,一个玩具火车23元,明明买一辆玩具火车,售货员找回7元,他付了多少钱?各班错误人数分别是:10、8、13、9、10、11人。

错误原因: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他们认为付了的钱,就应该用减法做。

六、存在的问题。1、学生年龄小,学习习惯差,不认真听题、审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生活经验不足,不能把生活和数学联系起来,对所学的知识不能灵活运用。

2、一道题换一种提问的方法学生就无从下手,知识学的较死。

3、学生审不清题目要求,盲目下手。如:12个小朋友排成一排,小明的左边有5个,他的右边有()个,多数学生只减去左边的小朋友,而忽视了小明自己。

4、受教学时间和教学进度的影响,有些知识明知学生没有掌握好,也只能往前赶,以至于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造成负积累太多,学生基础不一,有个别学生在做减法应用题时还用小数减大数。

七、今后教学的努力方向。1、继续加强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好晨读时间,加强口算训练,坚持一月一次的口算竟赛,让学生从小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养成好的读题意识和良好的解题习惯。

2、教学中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教师的讲解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题型要形式多样。

3、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教师要做有心人,平时在批改作业时,把学生易错的题目进行记录,有利于以后的复习和提高学生的正确率。

4、加强中、差学生的辅导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缩小学生间的两极差异,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让学习好的学生成为老师的好帮手,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第2篇: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我班有学生28人,其中9人入籍参加期末考试,及格率100%,优秀率100%,在街道同年级排名第一。

二、主要成绩

1、学生试卷卷面清晰,书写认真端正,正确率高。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成功的保*。

2、学生计算准确,答题认真,所以第一大题我会填,第二大题按要求做一做,第三大题我会直接写得数第四大题在括号里填大于号、小于号或等于号,第五大题用两种方法表示钟面上的时间,第七大题看图列式计算,学生基本没出现错误。

三、学生失分原因分析。

学生出现错误多的地方在第七题,解决问题的第5小题。“同学们排队做*,小明前面有9人,后面有5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正确*是:9+5+1=15(人)

有4人通过画图然后列出算式:8+1+4=13(人)9+5-1=13(人)

学生出现这样错误的原因是他们把这道题理解成:”同学们排队做*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从前面数小明排第9,从后面数,排第5,这一对一共有多少人?“

这两道题文字上很相近,平时我对学生的训练力度也很大,学生都能画一画再列算式,造成错误的原因是粗心。

四、改进措施

(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钻研教材,分析、研究和探讨教材,准确把握教材提高自己教学的素质。课堂教学要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师除了备好课还必须具有多种课堂教学的艺术。包括组织教学的艺术、启发引导的艺术、合作交流的艺术、表扬激励的艺术、语言艺术、板书艺术、练习设计艺术和动态调控的艺术等等。

2、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3、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4、坚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数学教师要经常对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自我反思,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求改进的措施和对策,总结成功的经验,撰写教学案例和经验论文,以求更快地提高自身课堂教学的素质和水平。

(二)加强学习习惯和策略的培养。

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比以往教材的思维要求高,灵活*强,仅用大量机械重复的训练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教师一方面要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练习、发展*练习、综合*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