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苏轼教你看透人生真相
题西林壁 北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号东坡居士,他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书画方面均有很高成就,同时他又是一个乐天派,是有名的美食家。林语堂先生对苏东坡评价极高,说他是人间不可无一题西林壁的诗,难能有二的。
《题西林壁》写于1084年,是苏轼在江西省九江市庐山所作。“乌台诗案”后,1080年2月苏轼被贬黄州,1084年3月,皇帝亲书旨意,把苏东坡由黄州调到离京师开封较近的汝州,看起来这对此时的苏轼是一个好的信号。可是在黄州四年的生活,他的心境已经发生变化,于是在赴任的路上,苏轼决定游玩一番,并考虑一下自己该如何选择。
苏轼不仅被庐山美景所震憾,还看到了在这庐山中藏着的不同的人、不同的故事,他来到庐山的最后一个景点西林寺,回想十余天游山的经历十分不舍,总觉得该留下点什么,于是他在一堵寺墙上写下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这样,一首千古名作就诞生了
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题西林壁的诗,语言浅显简明,寓意却深刻。
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主要是观察角度上的描写,从正面、侧面看庐山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又呈现出不同的样子。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看不清楚庐山的真实面目,原来是因为我身在这山中啊。
诗人用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的形象,后两句抒发出自己的感悟,将意境和哲理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苏轼这次游庐山共写了五首诗,《题西林壁》是最后一首,看到庐山不同的景色,遇见不同的人,听到不同的故事,让他有不同的感悟,从而写出不同的诗,要全面看清这庐山美景太困难了,必须跳出庐山之外,视野不被这层层山峦所遮蔽,才能看清庐山的真实的样子。世间事都是如此,只要身在其中,就不能知其全貌。
这让我想起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与《题西林壁》一样耳熟能详,“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太阳依傍山峦渐渐落下,黄河向着大海奔流。“欲穷千里目题西林壁的诗,更上一层楼”,想要看到这千里的风光,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同样是前两句写所见的景色,后两句抒发感悟,引出哲理,想要看得更远,唯一的办法就是站得更高。
苏轼写《题西林壁》时是47岁,此时他已知自己无求于政治,这首诗既是他游玩庐山的总结,也是他对自己过往人生的总结。
游庐山后,苏轼前去金陵看望了他最大的政敌王安石,相逢一笑泯恩仇,后他又上书朝廷,拒绝了汝州的赴任,一心找一个退隐之地过平淡生活。
在后来的17年里,苏轼依然身不由己,他曾官至礼部尚书,后又两次被贬,即使到了荒凉的儋州,他也再无抱怨。
《题西林壁》是苏轼对生命的思考,在这里他真正完成了人生境界的超脱,此后无论身处何种境地,他只为当下简单的生活而努力,活得自然,过得自在。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有站得更高,跳出固有的思维框架,才能看到更接近于事实的真相。
当你看清了事物真相,就会放下该放下的,选择该选择的,再无纠缠自有不动声色的力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