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升初奥数50道经典奥数题

来看一下这50道小升初奥数题:

工程问题:

1.有一件工作,甲和乙两个人合作30天可以完成,他们共同做了6天后,甲离开了,而乙继续做了40天才完成。如果这件工作由甲或乙单独完成,分别需要多少天?

2.有一件工程,甲队单独做10天可以完成,乙队单独做30天可以完成。现在两队合作,甲队休息了2天,乙队休息了8天。问开始到完工共用了多少天时间?

3.甲、乙两个工程队修路,最终按照工作量分配了8400元的工资。按照两队原计划的工作效率,乙队应该获得5040元。实际上,从第5天开始,甲队的工作效率提高了1倍,这样甲队最终比原计划多获得了960元。那么两队原计划完成修路任务需要多少天?

相遇问题:

1.一列快车长170米,每秒行23米,一列慢车长130米,每秒行18米。快车从后面追上慢车到超过慢车,共需几秒钟?

2.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一辆汽车和一台拖拉机都从甲地开往乙地。汽车出发时,拖拉机已经开出15千米;当汽车到达乙地时,拖拉机距离乙地还有10千米。那么汽车是在距离乙地多少千米处追上拖拉机的?

3.环形跑道周长是500米,甲、乙两人按顺时针方向沿着环形跑道同时、同地起跑。甲每分钟跑50米,乙每分钟跑40米。甲、乙两人每跑200米就要停下来休息1分钟。那么甲首次追上乙需要多少分钟?

4.甲乙两辆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距离b地54千米处相遇。它们各自到达对方车站后立即返回,在距离a地42千米处再次相遇。请问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过桥问题:

1.一列火车经过南京长江大桥,大桥长6700米,这列火车长140米,火车每分钟行400米,这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需要多少分钟?

2.一列火车长200米,全车通过长700米的桥需要30秒钟,这列火车每秒行多少米?

3.一列火车长240米,这列火车每秒行15米,从车头进山洞到全车出山洞共用20秒,山洞长多少米?

奥数题小升初必考视频_小升初数学奥数题视频讲解_奥数题小升初

2、求50道小学奥数题。

我这里有一些小学奥数题,你要找一些新的、不太简单、也不太难的题目。

奥数题小升初_小升初数学奥数题视频讲解_奥数题小升初必考视频

3、小学四年级奥数题。

过桥问题(1)

1.一列火车经过南京长江大桥,大桥长6700米,这列火车长140米,火车每分钟行400米,这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需要多少分钟?

解析:我们需要知道总路程和速度,才能求出通过时间。总路程是桥长加上火车长,而火车的速度是已知的。

总路程: (米)

通过时间: (分钟)

答案:这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需要17.1分钟。

2.一列火车长200米,全车通过长700米的桥需要30秒钟,这列火车每秒行多少米?

解析:我们需要知道总路程和通过时间这两个条件,才能求出火车的速度。总路程是已知的,通过时间也是已知的,所以火车的速度可以很方便地求出。

总路程: (米)

火车速度: (米/秒)

答案:这列火车每秒行30米。

3.一列火车长240米,这列火车每秒行15米,从车头进山洞到全车出山洞共用20秒,山洞长多少米?

解析:火车过山洞的情况和火车过桥是一样的。车头进山洞相当于车头上桥,全车出洞相当于车尾下桥。这道题求的是山洞的长度,也就是桥长,我们必须知道总路程和火车长,火车长是已知的,所以我们可以利用题目中给出的火车速度和通过时间求出总路程。

总路程:

山洞长: (米)

答案:这个山洞长60米。

倍数问题

1.秦奋和妈妈的年龄加在一起是40岁,妈妈的年龄是秦奋年龄的4倍,那么秦奋和妈妈各是多少岁?

解析:我们把秦奋的年龄视为1倍,按题目中给出的妈妈年龄是秦奋年龄的4倍的关系,可以求出他们各自的年龄。

秦奋和妈妈年龄倍数和:4+1=5倍

秦奋的年龄:40÷5=8岁

妈妈的年龄:8×4=32岁

综合:40÷(4+1)=8岁 8×4=32岁

验证:

8+32=40岁

32÷8=4倍

计算结果符合条件,所以解题正确。

2.甲乙两架飞机同时从机场向相反方向飞行,3小时共飞行3600千米,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求它们的速度各是多少?

解析:根据题目中给出的甲、乙两架飞机共飞行的时间和距离,我们可以求出甲、乙两架飞机的速度和。根据图可知,甲、乙两架飞机的速度和相当于乙飞机的3倍,这样我们就可以求出乙的速度,并根据乙的速度求出甲的速度。

甲飞机速度:每小时行800千米

乙飞机速度:每小时行400千米

3.弟弟有课外书20本,哥哥有课外书25本,哥哥给弟弟多少本后,弟弟的课外书是哥哥的2倍?

思考:(1)哥哥在给弟弟课外书前后,题目中不变的是什么?

(2)要想求哥哥给弟弟多少本课外书,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3)如果把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看作1倍,那么现在弟弟的课外书是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的几倍?

思考以上几个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求出哥哥应该给弟弟多少本课外书。根据条件我们需要先求出哥哥剩下多少本课外书。如果我们把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看作1倍,那么现在弟弟的课外书相当于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的3倍。我们还需要知道弟弟和哥哥一共所拥有的课外书的数量,因为这个数量是不变的。

(1)弟弟和哥哥共有课外书的数量是20+25=45。

(2)哥哥给弟弟若干本课外书后,弟弟和哥哥共有的倍数是2+1=3。

(3)哥哥剩下的课外书的本数是45÷3=15。

(4)哥哥给弟弟的课外书的本数是25-15=10。

试着列出求解过程:

4.甲乙两个粮库原来共有存粮170吨,后来从甲库中运出30吨,给乙库运进10吨。这时甲库存粮是乙库存粮的2倍,两个粮库原来各存粮多少吨?

解析:我们可以从两个粮库原来共有存粮的总数和给乙库运进的数量入手,求出两个粮库原来各自存粮的数量。根据题目中所给的甲库存粮是乙库存粮的2倍的关系,我们可以求出甲、乙库存粮的比例。

甲库原来存粮130吨,乙库原来存粮40吨。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一)

1.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以 *** 16个盒身或43个盒底。一个盒身和两个盒底可以组成一个罐头盒。现在有150张铁皮,用多少张 *** 盒身,多少张 *** 盒底,才能保证盒身和盒底正好配对。

解析:我们需要找出两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一个是 *** 盒身的铁皮张数,一个是 *** 盒底的铁皮张数。我们把需要 *** 的盒身和盒底分别用A、B来表示。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我们可以得到两个方程,组成方程组。

等量关系1:A+B=150

等量关系2:盒身数×2=盒底数

需要86张白铁皮 *** 盒身,64张白铁皮 *** 盒底。

奇数与偶数(一)

其实,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很多奇数和偶数。

偶数是能被2整除的数,而除以2余数为0的数叫偶数,除以2余数为1的数叫奇数。奇数和偶数有很多性质,其中一些常用的性质有:

性质1:两个偶数的和或差仍然是偶数,两个奇数的和或差是偶数,奇数与偶数的和或差是奇数。

性质2:奇数与奇数的积是奇数,偶数与自然数的积是偶数。

性质3:任何一个奇数一定不等于任何一个偶数。

1.有5张扑克牌,扑克牌面朝上。小明每次翻转其中的4张,那么,他能在翻动若干次后,使5张牌的面都朝下吗?

分析:我们可以试验一下,在翻动4张牌的情况下,能否使5张牌都朝下。我们可以发现,除非翻动的总数是奇数,否则无论翻动多少次,都不能使5张牌都朝下。

2.甲盒中放有180个白色围棋子和181个黑色围棋子,乙盒中放有181个白色围棋子。李平每次从甲盒中摸出两个棋子,如果两个棋子同色,他就从乙盒中拿出一个白色围棋子放入甲盒;如果两个棋子不同色,他就把黑色围棋子放回甲盒。那么他摸多少次后,甲盒中只剩下一个围棋子,这个围棋子是黑色的。

分析:无论李平从甲盒中摸出两个什么样的棋子,他总会往甲盒中放入一个棋子。所以他每摸一次,甲盒中的棋子数就减少一个。所以他摸180+181-1=360次后,甲盒中只剩下一个棋子。

如果他摸出两个黑色围棋子,甲盒中的棋子数就减少两个。否则甲盒中的棋子数不变。也就是说,无论摸了多少次,甲盒中摸出的黑色围棋子数都是偶数。由于181是奇数,奇数减去偶数等于奇数。所以,甲盒中最后剩下的一个围棋子应该是黑色的。

奥赛专题 -- 称球问题

例1:有4堆外观相同的球,每堆4个。已知其中三堆是正品,一堆是次品。正品球每个重10克,次品球每个重11克。请你用天平只称一次,找出次品那堆球。

解析:我们可以依次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堆球中取出1、2、3、4个球,一共10个球放在天平上去称重,如果总重量比100克多几克,说明在第几堆球中有次品球。

2.有27个外观相同的球,其中只有一个是次品,重量比正品轻。请你用天平只称三次(不使用砝码),找出次品球。

解析:第一次:把27个球分成三堆,每堆9个。我们把两堆球分别放在天平的两个盘上去称重。如果天平不平衡,我们就可以找出较轻的一堆;如果天平平衡,那么剩下的一堆就是较轻的,里面就有次品。

第二次:把第一次判定为较轻的一堆再分成三堆,每堆3个球。按照上面的 *** ,我们可以确定次品在其中较轻的那一堆。

第三次:从第二次找出的较轻的一堆中取出两个球来称重。如果天平不平衡,说明较轻的那个球是次品;如果天平平衡,剩下的那个球就是次品。

例3:把10个外观相同的球,其中只有一个是次品,用天平只称三次,找出次品。

解析:我们可以将10个球分成三堆,每堆分别是3个、3个、3个和1个球。我们用A、B、C、D来表示这四组球及其重量。将A、B两组放在天平的两个盘上称重,如果A=B,说明A、B中都没有次品,我们可以继续称B、C。如果B=C,那么次品就在A中,而且较重。如果B>C,我们可以类似地判断次品在B中且较轻。如果A>B,可以类似处理。

4、数学类型

小升初奥数题的类型有至少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