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年秋季《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核【标准答案】.doc 11页
期末作业考核《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满分100分 [东师18秋离线]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课程论答:课程论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研究学校课程编订、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课程论主要是研究学校应该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选择教材、怎样安排组织教材等问题的理论。2.物理教学过程答:是根据一定的培养目标、教学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认识物理世界、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结构,训练基本技能、促进知识、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发展,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过程。3.物理概念答: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4.学习动机答: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意志内部启动机制。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物理学的特点。答: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及其结构,物质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运动和转化的特点及其联系,以及在实际中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物理学的特点主要有:(1)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物理学是一门严密的理论科学。(3)物理学是一门精密的定量科学,是应用数学方法最充分、最成功的科学。(4)物理学是一门带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2.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和学生角色关系转变的理解。答:新课程标准和与之相辅的课程改革为教学行为转变开拓了空间。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讲授者,应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1)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一的知识本身的教授。(2)注重引导,帮助学生去研究。(3)尊重和赞赏学生,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注重教学过程的反思。3.简述重点物理规律的教学要求。答:(1) 使学生把握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建立物理规律的事实依据,懂得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2) 要使学生理解物理规律的物理意义。(3) 使学生明确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4) 使学生认清所研究的物理规律与有关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之间的关系。(5) 使学生学会运用物理规律说明、解释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4.物理学习系统的组成。答:物理学习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即物理学习的动力系统、操作系统和控制系统。物理学习的动力系统是负责物理学习的始动、维持和持续的系统。物理学习操作系统是负责信息知识的接收、加工、贮存、输出等具体实质性学习职能的系统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题,即所谓物理认知系统。
学习的控制系统,是学习的指挥系统,它控制着整个学习行为,作用于学习过程的始终。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比较物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阐述物理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主要区别。答:《标准》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参考了教学大纲的要求,但是在“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课程目标、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都与现行的教学大纲有较大的区别,现将其主要不同介绍如下:(1)全面阐述物理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标准》用了较大的篇幅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题,对课程的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作了详尽的阐述。相比之下,现行大纲是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作了叙述,过于原则性。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标准》不从物理学科的角度追求知识的全面与完整,对于概念、规律不过分追求表述的准确性、逻辑关系的严密性,而是全面考虑课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作用。(2)重视科学探究的教育作用,强调过程和方法的学习在义务教育的物理课程中,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价值观的树立,是与科学知识的学习同等重要的。
因此,《标准》十分强调科学探究的学习。在“内容标准”中,科学探究是和科学内容并列的,《标准》提出了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探究能力的表现以及探究教学的形式,并分析了探究教学的实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列。与现行大纲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它除了使用“知道”、“理解”等描述学习结果的行为动词外,还使用了描述学习过程的行为动词来表达对学习的要求,如“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等。这种表述体现了一种理念:与现行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相比,课程标准更强调学习的过程。现行大纲更偏重于从物理学科本身出发,主张选择那些“基础的”、“难易适度……学生能接受的物理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即更加重视知识的传承,没有提及科学探究,也没有强调科学过程。(3)强调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现行大纲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在两处有所涉及:一处是在教学目的中提到“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品德教育”;另一处则见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共计二百多字。在其主要篇幅“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中完全没有给出这方面的具体要求。
《标准》非常强调义务教育中的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作用。它在“课程目标”中有一节专门给出了这方面的详细而具体的要求,而且,在“内容标准”的“科学内容”部分,无论是具体的知识内容还是活动建议,选择时都考虑到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作用。(4)加强了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当今世界科学教育的一个大趋势。现行大纲在这方面的要求不够明确,只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一节谈到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时有所涉及。《标准》在“课程目标”中则明确指出,要“初步认识到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注意科学技术对环境资源的影响;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程度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 (5)具有可操作性为了便于实施,《标准》的最后一部分给出了若干实施建议。这些建议不求完全,但是对于与现行课程不同的基本理念作了尽可能具体的阐述。在“课程内容”部分有较多的例子,用来解释正文的要求并把它们具体化。内容标准每小节后的活动建议,主要目的是对教学活动进行导向。这些建议不是必须完成的,教师可以从中选择,也可以自行开展适合当地条件的其他活动。2.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答: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物理课程面临着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等许多问题。
特别是教育教学观念上,还需要从知识是第一位、能力很重要,转变到情感、态度、价值观、个性、创造性更重要上来。 当前,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之间存在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层面的问题是,信息技术如何改革和创新物理课程,其实质就是强调物理课程信息化,即追求“信息技术——物理课程”的单向发展。第二层面的问题是,物理课程创新如何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其实质就是强调信息技术课程化,即追求“物理课程——信息技术”的单向发展。我们认为,信息技术和物理课程整合应针对现实教育中信息技术和物理课程的割裂、分离及单向发展等问题,立意于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全方位整合。使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在互动性双向整合过程中实现两者的整体化和一体化。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实质就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物理课程研制理论和实践,主要是针对当前物理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存在割裂等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物理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样式的发展,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进而使信息技术与人的学习活动整合成为有机的连续体和统一体。期末作业考核《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满分100分 [东师18秋离线]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课程论答:课程论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研究学校课程编订、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课程论主要是研究学校应该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选择教材、怎样安排组织教材等问题的理论。2.物理教学过程答:是根据一定的培养目标、教学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认识物理世界、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结构,训练基本技能、促进知识、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发展,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过程。3.物理概念答: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4.学习动机答: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意志内部启动机制。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物理学的特点。答: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及其结构,物质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运动和转化的特点及其联系,以及在实际中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物理学的特点主要有:(1)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物理学是一门严密的理论科学。(3)物理学是一门精密的定量科学,是应用数学方法最充分、最成功的科学。(4)物理学是一门带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2.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和学生角色关系转变的理解。答:新课程标准和与之相辅的课程改革为教学行为转变开拓了空间。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讲授者,应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1)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一的知识本身的教授。(2)注重引导,帮助学生去研究。(3)尊重和赞赏学生,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注重教学过程的反思。3.简述重点物理规律的教学要求。答:(1) 使学生把握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建立物理规律的事实依据,懂得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2) 要使学生理解物理规律的物理意义。(3) 使学生明确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4) 使学生认清所研究的物理规律与有关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之间的关系。(5) 使学生学会运用物理规律说明、解释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4.物理学习系统的组成。答:物理学习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即物理学习的动力系统、操作系统和控制系统。物理学习的动力系统是负责物理学习的始动、维持和持续的系统。物理学习操作系统是负责信息知识的接收、加工、贮存、输出等具体实质性学习职能的系统,即所谓物理认知系统。学习的控制系统,是学习的指挥系统,它控制着整个学习行为,作用于学习过程的始终。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比较物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阐述物理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主要区别。
答:《标准》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参考了教学大纲的要求,但是在“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课程目标、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都与现行的教学大纲有较大的区别,现将其主要不同介绍如下:(1)全面阐述物理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标准》用了较大的篇幅,对课程的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作了详尽的阐述。相比之下,现行大纲是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作了叙述,过于原则性。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标准》不从物理学科的角度追求知识的全面与完整,对于概念、规律不过分追求表述的准确性、逻辑关系的严密性,而是全面考虑课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作用。(2)重视科学探究的教育作用,强调过程和方法的学习在义务教育的物理课程中,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价值观的树立,是与科学知识的学习同等重要的。因此,《标准》十分强调科学探究的学习。在“内容标准”中,科学探究是和科学内容并列的,《标准》提出了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探究能力的表现以及探究教学的形式,并分析了探究教学的实例。
《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列。与现行大纲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它除了使用“知道”、“理解”等描述学习结果的行为动词外,还使用了描述学习过程的行为动词来表达对学习的要求,如“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等。这种表述体现了一种理念:与现行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相比,课程标准更强调学习的过程。现行大纲更偏重于从物理学科本身出发,主张选择那些“基础的”、“难易适度……学生能接受的物理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即更加重视知识的传承,没有提及科学探究,也没有强调科学过程。(3)强调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现行大纲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在两处有所涉及:一处是在教学目的中提到“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品德教育”;另一处则见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题,共计二百多字。在其主要篇幅“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中完全没有给出这方面的具体要求。《标准》非常强调义务教育中的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作用。它在“课程目标”中有一节专门给出了这方面的详细而具体的要求,而且,在“内容标准”的“科学内容”部分,无论是具体的知识内容还是活动建议,选择时都考虑到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作用。
(4)加强了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当今世界科学教育的一个大趋势。现行大纲在这方面的要求不够明确,只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一节谈到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时有所涉及。《标准》在“课程目标”中则明确指出,要“初步认识到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注意科学技术对环境资源的影响;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程度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 (5)具有可操作性为了便于实施,《标准》的最后一部分给出了若干实施建议。这些建议不求完全,但是对于与现行课程不同的基本理念作了尽可能具体的阐述。在“课程内容”部分有较多的例子,用来解释正文的要求并把它们具体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